榫卯是中國傳統家具的精髓所在,自七千年前河姆渡時期就已經出現,直至如今,一榫一卯,勾連緊密,精巧非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明。榫卯結構所呈現的力學原理,完美地闡釋了中國工匠們對于科學知識最樸素的認知,也一直被木作人所推崇。
榫卯在傳統建筑中被廣泛運用
然而,在當代,榫卯結構在家具生產當中的應用,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一些人士在當代中式家具生產中,提出了以金屬構件代替榫卯結構的說法,顛覆了人們中式家具的概念。還有一些人,在榫卯的設計過程中,提出了以當代機械工藝為主軸的簡化方案。這表明,榫卯結構這一中式家具制作的核心在當今形勢下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傳統家具的結構是以榫卯為基礎
一、榫卯在當代家具制作中的地位不可撼動
在當代,榫卯在傳統古典家具和當代家具中仍然占有核心地位,不會因為工藝的改進、器型的出新、材質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如果放棄榫卯結構,只注重外形的變化,即便擁有再多的中國元素,也顯得不倫不類,也是一種沒有精神內涵的拼湊。結構是基礎,外形是符號,兩者是文化的高度統一,也是哲學、美學、工藝的高度濃縮,缺一不可。眾所周知,榫卯體現了中華民族瑰麗的哲學思想。榫卯由榫頭和卯眼構成,昭示了最為古老久遠的陰陽關系,一陰一陽,是太極生兩儀的自然演變基礎,也是中國哲學的根基理念。而陰陽合一,在太極圖中的陰陽魚被世人稱作為最完美的審美圖形,也成為世界上最為穩固的結構,體現了中國傳統積零為整的整體價值觀。榫卯的核心是陰陽分明與和諧統一,最為重要的是材料的統一。因此,在當代家具制作與設計中,榫卯結構,仍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榫卯與金屬部件結構的比較
在當代家具制作和設計過程中,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構方式。一個是以傳統的榫卯結構為骨架的傳統結構技法,另一個是以當代機械工藝為手段派生出的金屬構件結構技法。傳統榫卯在結構時,榫卯是主要構件方式,在當代家具制造過程中,存在著加工難度大、人工成本高的不足,同時,在古典家具制作,復雜的榫卯只能依靠人工制作,機械設備尚不能滿足古典家具復雜的榫卯制作,因此,傳統的榫卯結構只適合小規模、以手工工藝為主、機械設備加工為輔的企業。金屬構件的結構方式,在榫卯構成上與傳統榫卯差距較大,為了適應大規模機械流水線生產,復雜的榫卯存在著改良現象,從而傳統榫卯的具體形態,在榫卯的開具及生產過程中,輔助以金屬構件,形成了金屬構件+直榫(圓頭榫卯)的方式。這種工藝適合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家具構件相對簡單,組裝簡便,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在廣東、浙江、福建一些企業中較為普遍。
榫卯結構,嚴絲合縫
三、傳統榫卯的精華是結構穩固合理
無論是傳統古典還是當代中式、新中式家具,結構永遠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家具史上,無論器型如何變化,使用材料有哪些突破,家具從來沒有離開木制品的范疇,因此在結構上榫卯是不可回避的技術環節,千百年來沒有發生質的改變。作為木結構為主要特征的家具,榫卯也依然是構成整體家具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了解傳統榫卯的精華所在,了解它的普遍特征,才能在當代家具生產過程中更好地應用。作為中國古典家具、當代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傳統榫卯的規則有三。一是比例合理,比例指兩個方面,材料大小以及榫頭卯眼開出來的位置,傳統榫卯通常按照三分之二的比例實操,即榫卯的大小占材料截面位置的三分之二處,根據黃金分割率,這是最符合結構穩定的比例。二是材料的統一。榫頭和卯眼用同一種材料,這是因為不同的材料張力、木性不同,結合在一起不能保持牢固和穩定。而在當代家具生產過程中,金屬構件作為榫卯的代替品出現,雖然安裝、成本降低,但穩固性會受到一定影響。相比較之下,傳統榫卯具有優勢。三是傳統榫卯符合器型設計的特殊要求。中國傳統家具器型繁多,不同的器型需要不同榫卯進行結構,比如羅漢床腿足的與束腰、大邊的連接,其榫卯特征比較獨特,同時牙板與束腰及大邊的連接采用穿銷掛榫方式。金屬構件則以標準件為主,因此在器型上雖然適用范圍廣,但生產出來的家具丟了傳統的神韻,且結構上不能達到傳統榫卯長期穩固的要求。
四、傳統榫卯在當代家具生產過程應用應注意的原則
隨著時代的進步,工藝技術及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審美價值社會屬性的變更,在當代中式家具生產過程中,一些器型大量涌現,這些新的器型與傳統的仿古典家具一起交相輝映,形成了當今時代的主流特征。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教育背景,對家具的需求也大相徑庭。這就要求生產企業對家具的生產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標準。由于榫卯結構仍然是目前家具結構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生產中如何運用榫卯就成為眾多企業研究的重點。這里需要確立幾個原則。一是根據器型的需要選擇榫卯,在沙發、電視柜、書閣等新出現的器型中,應把握透榫和半榫的使用,確立穩固與美觀并重的原則。其次,在架構式家具的榫卯實操上,仍然應以傳統榫卯原則為主。這方面魯班七十二式中有明確的原則可以借鑒。榫卯的改良原則應以結構穩固為主,不能為了效率和成本單純簡化榫卯的制作。在這方面,中山憶古軒經過二十余年的生產實踐,已經形成了自己比較完善的體系。第三,不論是新中式家具,還是仿傳統古典家具,要求材料具有一致性,這也是保證榫卯牢固度的前提。其四,金屬構件作為連接方式的結構不值得提倡,作為五行當中彼此相克的兩種不同物質連接到一起,形成的穩固是暫時的,不符合紅木家具及中式家具的文化內涵。